华体会会员注册|华体会会员注册

编辑

今天是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无障碍 OA系统 网站导航 首 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团队 历任负责人 院史展馆 职能部门 医院简介 历史沿革 第一时期(1897~1914)德国统治… 第二时期(1915~1925)日本侵占… 第三时期(1925.7~1945.8)抗日… 第四时期(1945.8~1948.9)解放… 第五时期(1948.9~2004.5)解放… 第六时期(2004.5~至今)医院集… 院史回顾 历任负责人 解放前医院的历任院长 解放后医院历任院长 解放后医院历任党组织负责人 院史展馆 领导团队 组织结构 医院集团 历史沿革 1897年 1915年 1925年 1945年 1948年 1953年 1959年 1967年 1982年 1984年 2007年 2019年 职能部门 吴向东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科室快讯 通知公告 医院公告 招标公告 人员招聘 图片新闻 媒体聚焦 精彩视频 省医院报 通知公告 医院公告 招标公告 人员招聘 学术公益 医院动态 图片新闻 第二十届职工运动会精彩瞬间 2022年新职工入职培训开班仪式 “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 庆祝第五…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 山东省立医院低血磷性佝偻病病MD… 山东省医学会罕见疾病防治中心揭… 银装素裹迎初雪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组… 我院院史馆被遴选命名为“山东省… 我院离退休老干部演绎的《盛世鸿…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医院举行“学党史 办实事”百场… 医院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 省医之秋 学校(院)纪委书记刘太来一行来… 2020年山东大学秋季专硕返院 樊… 弘扬抗疫精神 护佑人民健康 山东…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圆… 抗疫英雄,回家了! 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十五个教师节庆… 塞舌尔共和国卫生部长访问山东省… 山东省立医院第二届“中国医师节… 山东省立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 山东省立医院学科建设委员会会议 山东省立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 全国三甲医院党务干部培训班学员… 第二届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驻济单… 山东省立医院庆祝建党九十八周年… 山东省立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 欢迎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安广洙领…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一行来院考察… 山东省立医院宣传通讯员培训会召…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立医院第八次代… 2019年度“最美省医”摄影作品展 我院第十九届职工运动会暨山东省… 王荣带队参加山东省卫生应急队伍… “追溯历史描绘未来”摄影大赛作… 检查组在关节外科检查住培资料 省立糖尿病活动 交警夫妻捐肝 5.12护士节 媒体聚焦 精彩视频 科室快讯 【媒体报道·齐鲁壹点】山东第一医…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患者服务 门诊患者须知 住院患者须知 医保患者须知 医学诊断、死亡医学证明服务指南 病历复印、查阅服务指南 《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流程 门诊便民措施 病案邮寄服务 医院位置 健康体检 技术引领 健康体检 专家介绍 技术引领 百年省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成… 健康科普 科普知识 科普视频 科普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 爱护眼睛健康,共筑光明未来 科室导航 名科名医 特色诊疗 多学科会诊 专病门诊 中美专家国际会诊 多学科会诊 文化理念 校(院)文化 医院文化 形象理念 医患论语 医院院徽 医院院训 医院人文 职工园地 女工活动 职工风采 职工活动 院务公开 医院概况 信息公开 基础信息 资质标识 诊疗服务 行风与投诉 科普健康 院务公开 招标公告 招聘通知 患者服务 信息公开 基础信息 资质标识 诊疗服务 行风与投诉 科普健康 院务公开 招标公告 招聘通知 义诊活动 功能区域 进修申请 结果查询 病案复印 图书馆 远程医疗 文件下载 人员招聘(隐藏) 医护进修 文件下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科室快讯 通知公告 医院公告 招标公告 人员招聘 图片新闻 媒体聚焦 精彩视频 省医院报 医院动态 【媒体报道】专病专治 打造临床终极诊疗能力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医教研走在前列,亚专业细化塑造新健康 信息来源:生活日报 发布时间:2020-01-08 浏览次数: 字号:+-14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现有113人,其中医生56人,高级职称以上人员22名,医护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者38名。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杜怡峰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拥有先进的临床检查及科研仪器设备,更好助力精准化诊疗。  作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一直引领着齐鲁大地医学发展的潮流。2018年12月,医院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山东省立医院进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建设国际知名研究型现代化强院的新时代。  医院的医疗能力源于一个个优秀的科室,伫立本专业潮头的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便是个中翘楚之一。  1953年,山东省立医院内科的两位医生开始了在神经科领域的探索。7年后,内科神经组成立,山东省立医院神经科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1984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神经内科正式建立,开始了门诊、急诊治疗,并拥有了独立病房。1990年代,山东省立医院第三次组建大神经科,神经内、外科的学科划分正式确立。  2009年,杜怡峰教授接掌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同年,杜怡峰教授担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2011年起担任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时光荏苒,十年光阴弹指而过。如今的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已拥有脑血管病介入、脑血管病急救与监护、罕见疑难脑血管病诊疗、认知障碍与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病与神经调控、神经感染免疫与肌肉疾病、癫痫与发作性疾病、神经重症、神经康复等九个特色鲜明的亚专业。各个亚专业针对我国神经内科领域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掌握了多种针对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疾病诊治的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临床终极诊疗能力。高层次人才云集,梯队建设抓得实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近年来,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开展了一系列临床新技术:经导管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术、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新型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吸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BNT微创治疗肌张力障碍、DBS治疗帕金森病技术、AI智能辅助的认知训练等,一步步提高着科室的诊疗能力。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杜怡峰在接受生活日报记者专访时多次强调:临床质量和安全才是医疗的根。  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最离不开的就是科室医生团队。因而,杜怡峰非常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对年轻医生要求“三严三实”,加强临床诊疗能力;对中年医生要求明确专业方向,强化学术影响能力及专业能力;同时打造专业领军人物。这样一种金字塔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神经内科总人数达到113人,其中医生56人,高级职称以上人员22名,医护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者38名。另外,该科室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次,全国常委1人,全国级专业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省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5人。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目前拥有3位“泰山学者”——山东省海外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名、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1名。据记者了解,这在业内是不多见的。  当然,除了青年医生的培养外,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带教规培点、进修生的培养、每周都举行的高水平学术活动……都体现着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还肩负着的教学重担。亚专业先行,打造神经内科终极诊疗平台  “我们的目标就是提升诊疗能力,打造神经内科疾病的终极诊疗平台。”从山东省立医院妇儿综合楼19层的办公室望出去,一片绿树葱茏。杜怡峰娓娓而谈,介绍着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努力——发展了脑血管病介入、脑血管病急救与监护、罕见疑难脑血管病诊疗、认知障碍与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病与神经调控、神经感染免疫与肌肉疾病、癫痫与发作性疾病、神经重症、神经康复等九个特色鲜明的亚专业,并进行了错位布局,避免了总院区和东院区之间的专业重叠发展;其中,东院区的神经内科深耕脑血管疾病,细分为脑血管病介入、脑血管病急救与监护、罕见疑难脑血管病诊疗等三个亚专业,也为国家疑难病诊疗提升工程建设打下了基础。  罕见疑难脑血管病区负责人刘效辉,说起从医经历很是感慨。  2015年1月,青州患者张芹(化名)忽然昏迷,收治当地医院被认为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无效后转入了山东省立医院。根据病情,刘效辉怀疑这是仅在文献中见过的广泛白质病变的大脑淋巴瘤病。  “当年,她躺在病床上,进行着气管插管、接着呼吸机,艰难地说出唯一请求——女儿还有1个月就要生产了,她希望再活一个月,见见未出生的小外孙。”刘效辉动情地说,经过规范治疗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张芹存活至今。如今,张芹女儿的第二个宝贝也出生了……  广泛白质病变的大脑淋巴瘤病因其罕见性常常被误诊,刘效辉救治的这一例系国内首例。此外,罕见疑难脑血管病区还诊断出淋巴瘤样肉芽肿、脑曲霉菌病、IgG4相关性肥厚型硬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Whipple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诸多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罕见性疾病。  而对于常规脑血管病,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病区以及脑血管病急救与监护病区联合搭建了24小时无障碍沟通特色平台,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救治提供了宝贵抢救时间。  “我们正努力建设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脑血管病急救与监护病区主任李继锋表示,病区正在打造脑功能检测平台,包括超声、影像、电生理,将实现脑血管疾病的进一步精准化治疗。  如果静脉溶栓效果不好,符合条件的患者则会被送至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病区。该病区负责人孙钦建,是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主攻脑血管介入的神经内科博导。在他带领下,病区每年逾1000台手术量,并发症率控制在1~2%以下,数量、质量居省内前茅,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当然,神经内科需要面对的问题包罗万象,其中一大特点就是因年龄渐长或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认知障碍。为此,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在南院区设有神经康复病区,联合痴呆与认知障碍病区开展认知、言语和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研究,相关工作已跻身国内前列。该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屈传强表示,这里是全省首个以认知、语言障碍康复为主的神经内科亚病区,打造出“医护康”一体综合康复模式——医生负责诊断、康复师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人员做好充分服务,如接送患者、协同完成康复等。方向各有侧重点,各个亚专业引领新发展  在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内科设立的五个亚专业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发展。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专业学组委员陈燕带领的帕金森病与神经调控病区,主要诊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疾病及其他需要神经调控进行治疗的疾病。帕金森患者的治疗流程是帮助患者在两个“蜜月期”早用药,而对于用药效果不好、适合手术的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对于适合手术患者的筛查是我们的强项和重点。”陈燕认为,所有疾病都需要治疗前移,早诊早治。一旦帕金森发展到中晚期,患者的治疗非常复杂,需要克服运动功能、血压等影响,对医生是个很大的挑战,因而很多省外的中晚期帕金森患者会来山东省立医院寻求诊疗。  人类的大脑精密繁杂,更容易出现重大疾病。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专门设有神经重症病区,以抢救治疗神经系统急危重病患者为特色。病区还整合了神经内外科、神经介入、神经影像及急诊等专业力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快速有效治疗。  神经重症病区负责人卢林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自强模范,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虽因脊髓灰质炎导致一侧下肢畸形,但卢林一路奔跑,无暇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是从小的这种经历,我个人对医生是完全信任的,自己成了医生,就对患者百分之百有耐心。”卢林坦言,他要做的不仅救治危重神经疾病患者,更要帮助患者和家属明白什么是尊重生命、什么是人文关怀。  与南院区的神经康复病区相似却又别具特色的认知障碍与神经变性病病区,带头人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生化学组委员丛琳。该病区在记忆障碍与痴呆、运动神经元病等相关疾病诊疗方面具有雄厚临床与科研基础,多年来进行了记忆障碍与痴呆早期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重视各类型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窗口前移的研究。  曾经有一名患者认知障碍二十多年,经常半夜起来做出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家属苦不堪言,甚至“宁肯老伴儿瘫痪在床”。因此,丛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表示,“治疗窗口前移非常重要!”尤其是记忆障碍与痴呆病,一旦到达重度或极重度将会呈现“半植物人”状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为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的郭守刚,同时也是神经感染免疫与肌肉疾病病区负责人。该病区主要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免疫相关血管炎、周围性神经病、多发性硬化和神经肌肉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运用规范的激素治疗、新型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吸附治疗、个体化分层治疗和免疫靶向治疗等多种先进手段,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再发率及致残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救治重症脑炎、呼吸肌危象、癫痫持续状态等复杂、危重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还专门开设了癫痫专病门诊的癫痫与发作性疾病病区。“开设专门的癫痫门诊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该病区负责人、中国抗癫痫联盟谭启富癫痫外科发展专项基金癫痫术前评估协作组委员林幽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只面向癫痫患者的门诊,“工作的重点就是癫痫的规范化诊治及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及综合治疗”。  一头干练的短发、一席纯洁的白衣,林幽町给生活日报记者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名研究人员。事实也差不许多。因为癫痫患者的症状之一就是抽羊角风,但同是抽羊角风,其发病区域却千差万别。所以,癫痫专业更像侦探一样,通过症状、电脑电监测、神经心理评估等方式一点点寻找病灶,为其进行全面评估,从而选择理想治疗方案。  癫痫患者术前评估耗时耗力,难度高且情况复杂,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医院的规模大小、级别高低,开展这项工作的并不多。该病区发展时间只有短短四五年,林幽町对未来充满期待:“将来我们要继续发展术前评估,并与外科联合建立癫痫中心,帮助更多的癫痫患者。”在她看来,癫痫是需要被特殊照顾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就开展的肌张力障碍及BNT微创治疗也是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重要一环。开展相关工作15年来治疗患者2000余人次,国内治疗病例数排在前五,在省内居首。该诊疗中心主任冯亚波教授兼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秘书等职,带领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A型肉毒毒素微创治疗(BNT)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系列工作,包括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眼睑痉挛的诊断与治疗;并于近年还开展了偏头痛、疱疹后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排尿障碍、逼尿肌反射亢进等的诊疗工作。  各亚专业或诊疗中心自有侧重,全面开花,为不同患者提供着更专业的服务。数据显示,各病区收治的患者中90%来自本亚专业,稳步走在专病专治的路上。慢病防治贵在早,牵头开展国家重大专项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作为走在前列的王牌科室,2017年,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承接了国家级重大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干预新方法研究。  作为国家“十三五”期间重大战略之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涉及农业、医疗等各个行业。医学行业的重点在慢病救治,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慢病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慢性病的防控上,早期防治是最重要的。”项目负责人、国家“十三五”重大科研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杜怡峰介绍,项目基地设在聊城市阳谷县,共为6000多位老年人进入防治队列。整个研究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针对危险因素、早期防预的一些干预方法、干预措施进行防治研究探索。  该项目是如今国内启动的最大的老年痴呆一级防预研究。山东省立医院为牵头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中科院心理所、西安交大等均参加该研究。另外,在国际上,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牵头成立了痴呆症多模干预联盟(World Wide FINGERS),目前成员单位包括美国的US-POINTER、中国的MIND-CHINA、芬兰的FINGER、英国的UK-FINGER和新加坡的SINGER。其他四个团队都是针对的城市社区研究,杜怡峰团队的MIND-CHINA是唯一一个面对农村人群的,而且队列人数最多、研究内容更丰富。  刚从阳谷队列返回济南的杜怡峰教授告诉记者,这一研究希望在科技部的整体统筹下,建立适合中国老年痴呆防治的指南及相关的临床路径,更好地进行中国老年痴呆的早期干预。相关研究结果也希望将在国际上得到运用。  说起来,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杜怡峰,还承担着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阿尔茨海默病中心主任的工作。“我们要通过更广泛的合作,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成果转化至临床,造福更多患者。”  医者仁心。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走在前列的绝不仅仅是医疗、教学与科研,还有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仁义之心。科室曾获中国红十字会全国公益项目荣誉称号,郭守刚和卢林两位教授则克服恶劣条件,分别为援藏、援川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好愿景好氛围 团队满满都是正能量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如你所知,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是“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主委单位,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也是山东省泰山学者设置岗位、山东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和硕士授予点、博士后培养基地,还是原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住培”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以及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又是山东省科技惠民计划重点专项牵头单位和山东省阿尔茨海默病科技创新联盟牵头单位……  近年来,神经内科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17项,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总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科研论著被SCI杂志收录130余篇。  “科室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团队成员。”杜怡峰认为,团队建设是重点,重中之重则是团队风气。  “人活的就是个精气神,团队同样如此。”十年前走上科主任岗位,杜怡峰坦言科室管理没有窍门,首先要做到问心无愧,“打铁还需自身硬”。他希望把医教研用心管理做到极致,“哪怕最终并没有做到很好,也不会遗憾。”  在他看来,团队建设中心任务就是营造团队氛围或者说团队生态,一定要建立规章制度并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我觉得,公平公正是一种哲学概念。”对于科室管理,杜怡峰自有逻辑和标准。他举例说,明确和制定了处罚条款,那么不论违反它的是谁,都要照章处理,不能搞亲亲疏疏,因人而异。  “遇到比较艰苦的外派任务,谁去?科室会提前做好规划,这就是规则。当然,如果碰巧这位同事确有原因去不了,后面的人递补;后续再有外派任务,当事人再补上。”这是杜怡峰的“公平哲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实事求是,动态运行。  同时,杜怡峰认为,制定纲领性文件是科主任的重要职责。“要有大的视野、前瞻性眼光,精准判断学科现状并预判未来发展趋势。”除了放眼世界,还要具体分析区域内的情况并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比如通过寻求不对称优势和错位布局,实现弯道超车。  愿景有希望,生态正能量。强调团队“风气”的不止科主任,神经内科中心院区护士长宋振玉则在以不断“找事”的方式活跃内部气氛。  入行20年,初到科里干护士长时,宋振玉通过树立典型、外派学习等方式,调动了、活跃了、稳定了护理团队。她遵循的原则就是“工作是大家干出来的”,通过充分授权,每个护理组都对工作上的事很上心,“没有时间去想负能量的东西”。  东院区护士长陈霞在神经内科工作16年了,2010年成为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长。当初为了带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陈霞甚至整晚不休息,教给大家如何写病案、如何规范护理流程……“那段时间每天都处于嘴唇干裂的状态。”她觉得所有付出都很值得,因为团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是的,在与这个和谐团结的护理团队沟通时,给人印象最深的也是那种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态度。而在和谐的团队氛围中,每个人忙碌并快乐着。  步入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也恰恰如这群最可爱的人所打造的那样:温馨的病房环境、温暖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团队协作、创新的发展理念……这里是患者的家,这里也是神经内科所有医务人员的家。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放眼未来,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将继续秉承“人才,创新,品牌,规范化”的发展理念,深化亚专业发展内涵,不断提升临床终极诊疗能力和学科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神经病学事业的发展壮大和山东省立医院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国家级名院”输送动能、贡献力量。 $(function(){ $(".article_cont p a").contents().unwrap(); }) --> 上一篇: 【学术交流】2019山东省立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 下一篇: 【学术交流】山东省立医院成功承办山东省研究… 友情链接 : 地址:济南市经五纬七路324号 邮编:250021 网址:www.sph.com.cn 版权所有:山东省立医院 Copyrights © 2022 sp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1-87938911 ICP备案:鲁ICP备11002409号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院长信箱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华体会官方赞助商 华体会游戏有信誉01 华体会体育ios下载 华体会体育是AC米兰赞助商07
Copyright ©华体会会员注册|华体会会员注册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