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app链接|华体会app链接

编辑

今天是 English 无障碍 OA系统 网站导航 医院网站首页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医疗团队 科室动态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特色技术 科室相册 检验项目 在线咨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临床医学检验部>> 科室动态 >>正文 临床医学检验部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医疗团队 科室动态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特色技术 科室相册 检验项目 科室动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开展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快速检测 供稿:东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兰庆站 浏览次数: 字号:+-14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入冬以来我院儿科诊室及检验科儿童采血窗口满是因为感冒、发烧、咳嗽前来就诊的孩子……  然而,有一个“惹祸精”因其症状与感冒极为相似,经常被家长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使得孩子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而这个“惹祸精”就是支原体肺炎!  “最近支原体感染的病例太多了,只要是持续发热四五天伴咳嗽,检测支原体抗体或核酸阳性率很高。”省立医院儿科乔医生这样说。  为应对入冬以来的肺炎支原体大流行,方便临床大夫尽快诊断肺炎支原体,我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在卢志明部长的统筹协调下,于十二月中旬分别在中心院区及东院区急诊化验室开设肺炎支原体快速检测。  “普通的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盒需要空腹采集静脉血,创伤大,而且检测周期长;而快速检测试剂盒需微量末梢血既可检测,创伤小,患儿易接受,1小时可发报告,能实现全天候24小时随到随做。” 急诊检验科刘玲玲主任说。  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支原体肺炎。  一、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由于此类肺炎在临床表现上与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有明显区别,且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无效,因此临床又将其与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二、病原学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致病微生物,其革兰染色阴性,是目前已知最简单的原核生物,直径只有2-5μm。在电镜下观察发现,肺炎支原体多数呈球形,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只有三层细胞膜结构,这三层细胞膜的内外层为蛋白质及多糖,中层为含胆固醇的脂质成分。因为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少了这样一个禁锢,使得肺炎支原体具有较大可变性,呈高度多形性,也因为没有细胞壁,β-内酰胺类等传统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三、肺炎支原体致病机理  肺炎支原体形态结构不对称,一端有一种特殊的顶端结构,是细胞膜向外延伸形成的黏附细胞器。这成为肺炎支原体作战第一招,当肺炎支原体侵入人体呼吸道后,肺炎支原体通过它黏附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这种粘附作用,任纤毛系统怎么努力摆动,也很难将它清除出去,并且它还可以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与机体呈现共生的状态。肺炎支原体作战第二招,是在成功粘附于宿主细胞后伸出它的爪牙——微管,微管插入胞内,能够吸取营养并且损伤细胞膜。肺炎支原体作战第三招,肺炎支原体不断分泌释放核酸酶、过氧化氢,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出现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胀与坏死,对呼吸道上皮造成伤害。肺炎支原体作战第四招,启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对机体造成病理损害。  四、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啥临床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病初大多出现阵发性干咳,少有黏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咳嗽逐渐加剧,常持续2周甚至更长。呼吸道以外的症状中,以耳痛、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较多见,极少数患者可伴发胃肠炎、心包炎、心肌炎、脑膜脑炎、脊髓炎、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关节炎及肝炎等。  五、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具有如下特点:  流行规律: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多为散发病例,约3~6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流行年份的发病率是非流行年份的数倍。  时间:流行较少受到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我国秋冬季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秋冬季室内活动增多、空气流通差及人员接触密切有关。  传播地:易在学校、幼儿园及军队等人员比较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  传染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和肺炎支原体携带者,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都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近期来5岁以下儿童报道也在增多。  六、实验室检查  1.分离培养:诊断支原体肺炎可靠标准,但由于常规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2.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目前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手段。酶免疫测定试验(EIA)或免疫荧光法(IFA):可以分别检测特异性IgG和IgM,其中特异性IgM在感染后第1周即可出现,在感染后3周达到高峰,对早期诊断更有价值,但部分反复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成年患者,特异性IgM可能持续阴性,因此,即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多次阴性,也不能排除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未能发育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弱,可出现假阴性。判断标准:“金标准”——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均可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异性IgM阳性,也可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依据。  3.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仅为50%左右,而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也可诱导血清冷凝集素的产生,因此,血清冷凝集试验结果只能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参考。  4.核酸诊断:基于核酸技术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如聚合酶连反应(PCR)、实时PCR等,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度高的特点,但感染后肺炎支原体的持续存在、无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携带都可能造成假阳性。  5.其他辅助检查: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多正常,有些患者可升高;②C反应蛋白多明显升高  七、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有自限性,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疗程,通常疗程10-14d,难治性病例延长至3周。可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有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这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能影响骨骼发育,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四环素类药物会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不宜用于8岁以下患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成为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其中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等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半衰期长、用药次数少、胃肠道反应轻、生物利用度高及细胞内药物浓度高等特点,与红霉素相比,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更好,临床应用更有优势。然而,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耐药问题日渐突出。如果疑似或确诊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在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即,开始治疗后发热持续≥48小时),则考虑治疗失败。这种情况下可把多西环素或者四环素(需8岁以上)作为耐大环内酯类的肺炎支原体菌株的替代治疗。氟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通常不用于18岁以下人群,除非无其他药物可以替代,权衡利弊才考虑使用。如果病情非常严重,为了及时治疗,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给予多西环素或者左氧氟沙星。  八、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通过呼吸道飞沫的吸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所以在预防上首先是通过拒绝跟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吸道的呼吸飞沫来预防。日常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遮掩口鼻,若没有纸巾,可用上袖或者肘部遮挡后再咳嗽或打喷嚏,而不是直接用手遮挡。  严格洗手,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因为感染肺炎支原体并非终生免疫,所以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以后可能还会再次感染。 上一篇: 【忆晓卉】悼念我亲爱的白姐 下一篇: 【预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儿科 儿科 临床医学检验部 相关专家 刘玲玲 姓名:刘玲玲 副主任技师

临床急诊检验科主任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从事临床急诊检验近三十年,负责检验部东院区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急诊特色检验项目(高敏肌钙蛋白、NT-proBNP、ST2、PCT、IL-6、CRP、SAA、D-D、血气分析等)的临床应用… 简介:1988.9-1993.7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本科学习;2001.11-2004.12山东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学习;1993.07—至今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工作。 卢志明 高峰 更多相关文章 体重营养干预 内分泌代谢病科科研教学 母婴推拿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具有影响力论著 韶华永旭 应急救援 【优秀共产党员风采】王荣:让疫情“警钟”成为推动公立医院发展的“集结号” 先进技术 胎儿医学 相关疾病 关节炎 性病 溶血性贫血 心肌炎 友情链接 : 地址:济南市经五纬七路324号 邮编:250021 网址:www.sph.com.cn 版权所有:山东省立医院 Copyrights © 2022 sp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31-87938911 ICP备案:鲁ICP备11002409号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院长信箱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华体会hth体育平台 华体会网址注册 华体会视频 华体会是狼堡赞助商0
Copyright ©华体会app链接|华体会app链接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